[日記] 2021 stay warm murmur-3月

2021.03.08

極簡

馬上就要三月中,已經欠了三篇隨手記了。

雖然隨手記對一般來訪的看倌不大重要,

但對我來說是整個網誌裡最重要的(卻更新得很怠惰XD?)

當然隨著兩隻漸漸長大,我鼓勵他們自己留下記錄,

最近EPH也正在幫咩蛋架站,之後希望可以把他的作品整理在他的站囉!

報告完怠惰狀況,來說說近來很流行的極簡生活。

可能因為流行的關係,我在Youtube上被推薦了一些影片,

但我不是跟風仔啊~嗚嗚,我和EPH在小窩一直都有不囤積的意識,

所以家裡並沒有那種育兒後物品誇張爆炸的狀況。

但是孩子畢竟跟成人不一樣,成長過程中,東西會一直不斷的汰換,

要斷捨離的數量和速度都高過成人。

去年疫情時,我看了Netflix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算是用影片重新溫習了一次過往在書上看到的概念,

那時也是台灣有在家工作跟假期延長的階段,專注家裡空間的時間變多,

開始反省小窩後來偏向收納而不是斷捨離的狀況,

最近看了極簡的影片,雖然並不會想要達到空盪盪的狀態,

(而且有時家裡的老東西,孩子的學校生活裡,意外地派得上新用場)

但會希望家中物品可以更清楚、存在也具有必要性,

當然更重要的是馬麻自己深感時間寶貴,

物品減少,代表著清潔、收納、整理的時間減少;

另外,每當有天災發生,就會提醒我,滿屋子的物品,都不是自己能夠強留的。

我很清楚,今天如果是逃難,孩子們一定會抱走大黑熊和小海豹,

那身為成人的我,割捨不下的物品是什麼呢?

 

最近借到兩本極簡的書,剛開始看「這樣就很幸福了」的前幾頁,

作者身邊都是自己喜歡的物品這件事雖然讓人很嚮往,

也符合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但我覺得對物品太有情感,也是一種心上的負擔呢!

除了真正有紀念價值的東西以外,現在我的想法是,

身邊的物品希望好用,但容易購買或找到替代品。

除了繼續緩慢整理出家中不需要的物品,

今後對購入的商品也想更為慎重,從源頭就要考慮這東西是否必要,

也不要增加或接收一些難以捨棄的東西。

舉例來說,老姊送過我那種寫著名字其中一個字的鑰匙圈,

(買的那時咩蛋還沒出生,所以只有三人的)

可能是哪次出去玩的時候買的吧?

但鑰匙圈的材質和樣式並不適合我,卻因為有名字在上頭,

覺得丟掉怪怪的,目前又找不出用途;

自己造成的例子也很多,像是出國購買的可愛小物,

不見得有什麼用途,買回來後也只能藏在櫃子裡。

(我本身不是喜歡擺設小物在外頭的人,

不愛小物堆積灰塵的樣子,得常常清理,覺得麻煩。)

所以現在出國幾乎都買食物、消耗品或孩子們會珍愛的紀念品。

(寫這篇的時候,咩蛋正好抱著小海豹出來,陶醉地說「小海豹好綿好軟」)

 

目前離極簡還很有差距,就不在斷捨離方面繼續大放厥詞XD,

總之,我覺得是一種從被動到主動的概念轉換,

就像食物一樣,想要有意識地去選擇,

這個想法,同樣也期望實行在數位生活上,

之前看了Netflix上的Social dilemma,特別喜歡裡頭的一段話:

“We live in a world in which a tree is worth more, financially, dead than alive. A world in which a whale is worth more dead than alive. For so long as our economy works in that way, and corporations go unregulated, they’re going to continue to destroy trees, to kill whales, to mine the earth, and to continue to pull oil out of the ground, even though we know it is destroying the planet and we know it is going to leave a worse world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his is short-term thinking based on this religion of profit at all costs. As if somehow, magically, each corporation acting in its selfish interest is going to produce the best result. … What’s frightening – and what hopefully is the last straw and will make us wake up as a civilization as to how flawed this theory is in the first place – is to see that now we are the tree, we are the whale. Our attention can be mined. We are more profitable to a corporation if we’re spending time staring at a screen, staring at an ad, than if we’re spending our time living our life in a rich way.”

老姊借我看的Netflix已經到期了,我就不節錄節目上的翻譯,

簡單來說,這段話的意思是,我們生活在一個覺得死去的樹木、鯨魚能產生更高經濟價值的世界,

我們揮霍地開採石油和礦物。如今我們的注意力,也像這些生物或礦產一樣被開採利用,

因為公司要賺取利益,我們成天盯著螢幕,而不是花時間去過更有意義的生活。

我認為Social dilemma有許多值得省思的地方,

但是現今生活要離開社群或商業廣告也是不合時宜,

關鍵的想法就和物質生活一樣,我們必須是主動的,

也要時常意識到我們正在被「操弄」或「餵養」,

例如說把某些物質連結到美好的價值觀,

或是因為記錄你的瀏覽而投放你需要的廣告或內容,

(我之前常常浪費時間在youtube推薦給我的,沒有對話,僅僅是街頭小吃製作的那種影片上XDD)

我也開始練習關掉打開Line時,出現在最上方的,通常是聳動標題的新聞,

(但因為叉叉很小,有時為了關掉會不小心打開

我並沒有反對廣告的生態,畢竟我們要免費使用線上的一些服務,靠的就是廣告,

但還是那句話,我想要有意識地去選擇、去使用。

如果你也覺得優游的鯨魚和蒼翠的樹木更有價值,

那讓我們也不要只是一筆數據資料、一份購買力,

努力讓大數據、演算法更猜不透你一點吧

(本篇瀏覽次數:53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