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於踩點了日本的彌生軒。
這天從福岡開車回到熊本,準備開始在熊本四天三夜的旅程。
當晚住的是熊本新市街光芒飯店,到飯店時已經接近晚上八點。
停好車check in 後,步行到附近的商店街覓食,
一開始是在麥當勞看了看點餐機,後來看到對面的彌生軒。
在台灣我們偶而會吃彌生軒,經常看到有人說日本的彌生軒平價很多,
而且之前和朋友SA抱怨日本外食少吃到熟青菜(這趟是夏天,倒是蠻能接受生菜),
就討論到彌生軒菜單是比較多熟蔬菜的,一直想要吃吃看當地版。
♥ 到下通商店街時,已經晚了,相較福岡百貨公司附近的商店街,這裡稍有比較亂的感覺。
♥ 日本的彌生軒感覺更大眾路線一點。
這時間人本來就偏少,座位很寬敞,我們選了個大桌子坐下。
看到點餐機,我們很自然地走近點餐機點起餐來。
是寫網誌才想起,進店時是完全沒有店員招呼的。
♥ 點餐機有三種語言,附圖,菜單也很詳細,還能直接結帳。
台灣點餐是在座位上用平板點,
要追加醃菜、味噌湯或什麼服務時,都可以用平板處理,也是很方便。
♥ 點餐機上的中文是簡體中文。
♥ 結帳機圖示清楚,結帳機服務很好(已經是稱讚機器的時代了)。
台灣的彌生軒定食大多是300、400多台幣,
我們這次點的換算成台幣差不多都是200多。
♥ Hiro總是很抗拒不了「幾種起司」的菜單。
這區我其實沒自己過去(懶),兩兄弟跑去幫我們把水都倒好了。
他們本來很興奮說有看到傳說中的給飯機,
我也說晚點去試試看,結果…..
(結果怎樣呢?看到後面才知道唷!)→才寫到一半就怕別人不想看完了嗎?
♥ 根據他們的解說,這區還有茶泡飯的材料,所以有熱水瓶。
吃飯時,Hiro跟我聊一口是50g,我們前陣子有買常溫飯,
一份是150g,這一口有點大口呢!
上菜啦!
首先是EPH點的,鐵板奶油牛肉炒麵定食,有麵又有飯,澱粉配澱粉很日本。
記得他鐵板有一點檸檬味,吃起來有那麼一點點像前一趟佐世保的檸檬牛排。
♥ 日本的味噌湯好像沒得續?也沒有醃菜。
起司漢堡排,也有一點麵條。
看不出是哪四種起司,整體不難吃。
♥ 對了,送餐是店員送的。
蔬菜炒豬肉定食,這份就有附一個小菜,小小塊豆腐。
本來這道有植物肉款,我有點想點,
不過問孩子們不太想吃植物肉,後來就點了原款。
♥ 我不吃的豬五花就給孩子們吃了!
不知道是不是今年缺米,看以前的日本やよい軒食記,都說米飯很好吃。
我們這次吃,兩兄弟直說很像Costco買的防災食品微波白飯,
但我覺得微波白飯還比較好吃,於是餐點的白飯吃完,
我們也沒想要多吃,就沒用到前述的白飯機器了!
雖然不知道吃的這一次能不能代表日本的彌生軒?
但就這次體驗來說,台灣的彌生軒好吃很多。
♥ 回來剛好是やよい軒11週年感謝祭,老朋友券有贈送烤鯖魚、唐揚雞,
就趁機點了個沒吃過的蜜黑醋燴野菜豆腐定食。
社群上很常會有類似爭議話題,就是比較不同國家的某種東西,
經常是要貶低或抱怨台灣的居多。
但我們一般人,應該要實際一點&考慮各國的時空背景,
像今年日本米的問題很嚴重,
我就會想說他們是不是用了別國的米或是次等的米?
同樣是彌生軒,兩國定價不同會不會是使用的食材不同?
或是座落的位置、主打的客群不同?
這一餐,不考慮台日匯率對我們來說很便宜,
日本彌生軒這樣的定價,可能在當地也是屬於「俗擱大碗」的定位。
總之,這次在日本彌生軒吃1000日圓上下的餐點,覺得低於預期;
在其他餐廳吃1700-2200日圓左右的餐點,就覺得很超值,
也許待久一點就能摸索出日本近期價格對應的餐點品質了呢,
(就像我們知道台灣100元左右的義大利麵會用什麼配料一樣),蠻有趣的!
我們這趟還吃了什麼呢?
欲知詳情,就期待一下吧!
(送出後發現相關連結,第一次去關西的時候就吃過了啦!)→隔太久啦!
(和多年前比較起來有很多不同呢!像復古點餐機、水杯材質、味噌湯裡的料)
延伸閱讀:
夏季九州-九天八夜親子自由行-行程+遊記+交通+住宿+用餐+總費用整理篇